的何青栀来学校找他。于是两人就一起去杨柳河边闲逛,途径一处桥墩,看见一个身穿破烂道袍、身形邋遢的老道士盘腿坐在桥墩下的空地上,闭眼假寐。
刘沐辰一直对僧道之人比较尊重,看着这个老道士处境有些凄惨,就起了个善心,让何青栀在原地等待一会儿,他则跑到了不远处的一家包子店,准备给老道士买几个饱腹之物。
老道士睁开眼,看着眼前这个女孩子,笑着点了点头。
“道长好。”何青栀也对着老道士笑了笑。
老道士接过刘沐辰递过来的几个包子,也没有客气,细嚼慢咽的吃着,一边和刘沐辰随意说着话,语调朴素,说他来自青城山,是在两年前离观,云游至此,近期正准备回山。老道士言语的这份纯然,也正是刘沐辰愿意和他聊天的原因,如果这个道士张口闭口说的话都是想要显得自己很高深莫测,或者神神叨叨,刘沐辰肯定早就走了。
等到二人准备离去时,老道士对刘沐辰说了一句话,“小兄弟,老道送你一首诗:
雨打枇杷雾打尘,
最是多情却无情。
几时参得扶摇树,
又失花枝又失露。”
“什么意思?”刘沐辰疑惑的问道。
“无妨,你只当做个乐子听就好。”老道士笑着解释,顿了顿,他又接着说道,“小兄弟,以后若是有机会,可以来青城山一趟。”
“好的。”
————
三清殿的一间迎客房里,刘沐辰二人和老道士李定安围坐在火炉边,李元一在旁边给二人沏茶。
“道长,当年相遇,只当你是个云游道人,却没想到你竟然是天师洞的掌教。”
李定安哈哈一笑,李元一则在一旁帮他师父解释道,“师父每隔几年都会离开道观,四处云游一次,说是在红尘修心,我不是太懂,只知道他每次回来时都比之前苍老了许多。”
“傻徒儿,生老病死都是人之常情,你看,你长大,我变老,世间万物生死往复,不正符合自然之道嘛。”
“道长想的倒是十分超脱。”?叶桦忍不住说道。
“修道修道,在我看来,我辈所修得就是一个自然、人生之道,穷极一生,能比平常人多几分洒脱,也就算是修道有成了。”
“道长,能跟我们说说天师洞的由来吗?以前只知道武当山、龙虎山之类的道教名山,却未曾听过天师洞。”刘沐辰听到叶桦说的,忍不住踩了他一脚,叶桦立马反应过来,讪讪一笑。
李定安脸色不变,笑了一声,“哈哈,无妨无妨,这又不是什么不可说的,道无先后,只看个人修行。
听老一辈的讲,天师洞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末年,天师道创始人张道陵祖师曾在今四川省灌县青城山山腰第三混元顶峭壁间修炼布道,俗称天师洞。原观早毁,清代重建,有殿三重,名三清殿、三皇殿和黄帝祠,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三清殿。”
两人听的津津有味,而小道士则在一边一脸平静的给二人倒茶,也不插话。很显然,对于这些典故,李元一早已耳熟能详。
又闲聊了几句后,李定安便向二人告辞,说是去准备年关要用的符纸,留下小道士陪着两位客人,刘沐辰则细细的给他们讲述了当年在山下遇见李定安的故事,两人也听的十分有趣。
在观里吃过午饭以后,刘沐辰就向李元一询问了他师父的所在之处,让叶桦等待他一下,他则独自去寻那个老道士。
对于刘沐辰的到来,李定安没有一丝疑惑,他放下了手中画符的朱砂笔,示意刘沐辰坐在他旁边的椅子上。不等后者说话,他就直接开口道,“我修道多年,别的没有学到什么,倒是略微懂些相面之术,当年在山下遇见你,受你一食之恩,就擅自帮你相了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