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老先生有心想为村里的孩子们出一份力,但赵念儿的话不假,家里的吃穿用度都需要银子,要是他不要束修,那家里的担子就落到萧夫人身上了。
他有些迟疑,下意识朝萧夫人望去。
说起来,他一心钻研学问,根本不操心日常生活的事,对于他夫人确实是有亏欠啊。
“念儿,免了束修是我们对学生的心意,如今我一个月的工钱有一百五十文,而且吃喝都在学堂,根本用不了多少银子,我这每个月还能攒下不少银子呢。”
萧夫人看了萧老先生一眼,接着说道:“放心,我们这是有余力,才会免了束修费的,不会影响到日常生活的,我家这口子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让更多的女子读书识字,如今有个能出力的机会,他巴不得呢。”
这话说得萧老先生心底泛起一阵感动。
以往他总觉得他夫人不支持他,只会盯着银钱,根本不理解他心中的志气。
可如今他才明白,不是他夫人胡搅蛮缠,是他自己不自量力,连自家的吃喝都成问题,却只想着心中的宏图大志。
是他错了,他夫人是个值得敬重的人。
他为以往那一声声“无知妇人”感到惭愧。
萧老先生望向萧夫人,眼里隐隐闪着泪花。
赵念儿知道二人都是好意,但她若真是同意了,那就是不地道了。
她想了想,道:“这样吧,每个学生我给您四十文钱的束修,剩下的一半,就算是您为学生们出力,如此一来,你们手里还能宽裕点,万一遇到用银钱的地方,也不至于乱了方寸。”
直接拒绝萧老先生与萧夫人的好意,二人肯定过意不去,取这个折中的法子,不仅全了二人想为学生们出力的心,而且也能让萧老先生有些收入。
“既如此,那我便替村里的娃娃们谢谢赵娘子了,赵娘子是有大胸襟的人啊。”
萧老先生没再拒绝,同赵念儿相比,他确实是一穷二白。
况且,他也得为他家夫人考虑考虑,赵念儿有一句话说得对,万一有个什么用银子的地方,也不至于乱了方寸。
萧夫人见萧老先生松了口,便没再坚持。
她以往过得都是穷苦日子,手里要是能多有些银钱,她也会更安心。
赵念儿笑了笑,道:“既如此,这事便说定了,日后村里的孩子们可以免费入学,不用交银子,想必村里人都会愿意送自家孩子入学的。”
“那肯定的,连银子都不用交,就是我家没有适龄的孩子,要是有,我肯定会送来上学的。”
萧夫人开着玩笑,这一回,学堂的事能解决,她心里也是极为高兴的。
前些日子,萧文礼的头发都要愁白了,这回可算是能睡个安稳觉了。
三人一片其乐融融,赵念儿甚至留二人吃了顿饭。
次日一早,学堂免费收学生这事已经在村里传开了。
众人一片喜气洋洋,尤其是家里有孩子上学的人家。
“这下可好了,孩子上学连束修都不用交了,赵念儿真是个大好人啊。”
“对啊,因为家里没银子,我家虎子都没去上学,如今不用交银子了,我得赶紧把孩子送去学堂,说不定我家虎子能拿个状元回来呢。”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