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青云山下有一片桃花林,桃花林间,有一处王爷的行宫,也只有桃花盛开的时候,王爷和王妃才有可能来此欣赏美景,大部分时间,行宫都是空着的。
因为阴天,又没有带灯笼,所以,众人走的不是很快,到行宫的时候,已经接近酉正时分。
曹谦居让侍卫骑了快马,赶赴青州城内,命他把王府的良医请来,给父子二人治病,同时,让他转告老王爷,找到欧阳仁敬了。
进了客房,欧阳仁敬还在挣扎,福娘先是看着安顿好老者,这才来看欧阳仁敬,当她踏进门,看到欧阳仁敬那张脸,大惊失色,脱口道:“怎么是您!”
欧阳仁敬愕然的看着眼前的男子,“你是女人?”
欧阳仁敬有一个怪癖,见不得女人,他幼年时,因为家贫,母亲弃他们父子而去,成年后,娶了一妻,一年后,又弃他而去,理由同上。
所以,欧阳仁敬最是厌恶女子,看到女子,便破口大骂,没有半点斯文可言。
曹谦居心中暗骂自己,赶紧给欧阳仁敬赔礼道歉,并把福娘带了出去。
福娘心中诧异,“侯爷,这是怎么一回事?”
“福娘,你先到房里休息,我一会儿再找你。”
福娘听着欧阳仁敬一声高一声低的叫骂着,间或传来一两声止不住的咳嗽,不禁摇了摇头,心中的疑问暂时压下来,回了自己的房间,等着曹谦居给她一个答案。
昏昏沉沉的,福娘很快睡着了,一直到了天亮,也不见曹谦居来找她。
福娘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问曹谦居在哪儿,玉燕告诉她,侯爷和王爷都在,王爷昨晚上就来了,亲自带着良医给欧阳仁敬父子看病,并且,惹祸的几个家奴都受到了责罚,现在还在树上吊着呢。
福娘心中越来越诧异,这个欧阳仁敬,到底什么来历?会让王爷屈尊降贵来看他?
刚刚吃过饭,海安亲自来请她,说是王爷召见。
福娘来到行宫老王爷的会客厅,曹谦居也在,两人脸上表情凝重,老王爷长吁短叹的看着进来的文福娘。
海岸一看王爷的神色,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一挥手,厅内的众人退下。
福娘笑道:“王爷,侯爷,你们这是怎么了?”其实,她心里已经猜到,二人见她,应该与欧阳仁敬有关系。
王爷一撇嘴,“你这丫头,一点都不老实,明知故问,行了,不玩那些虚的,坐下。”
福娘慧黠的一笑,坐在王爷的下首,“您说吧。”
“你这丫头!”老王爷瞪了一眼文福娘,“昨日见到欧阳先生,作何感想?”
福娘摇摇头,“那位欧阳先生到底是什么人?他昨天一直一直骂我?我和他并不认识,为什么?”
“因为他讨厌女人。”老王爷叹道:“欧阳先生是皇上苦苦寻找的大晋名士,欧阳先生对律法的研究,超越任何一个前人,奈何先皇的时候,对先生不重视,我皇登基之后,苦苦寻找与他,欧阳先生却拒不出山,皇上派人找了很多年,想不到,他竟然藏在了我的山中。”
福娘突然想起,《大正法典》之上,有很多律法条文和现代的很接近,她还曾读过一本关于律法方便的解读词典,作者似乎就是欧阳。
欧阳先生的思想,和这个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思想统治下的时代有些格格不入,很像法家,又不太像,法家在法理学方面做出了贡献,对于法律的起源、本质、作用以及法律同社会经济、时代要求、国家政权、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自然环境以及人口、人性的关系等基本的问题都做了探讨,而且卓有成效。
但是法家也有其不足的地方。如极力夸大法律的作用,主张用刑、德(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来导制百官;强调依法治国,“以刑去刑”,不重视道德的作用。
他们认为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利益的,没有什么道德的标准可言,所以,就要用利益、荣誉来诱导人民去做。比如战争,如果立下战功就给予很高的赏赐,包括官职,以此来激励士兵与将领奋勇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