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他多疑,事实上,这样的巧合未免太过巧合,他出来想找谁,刚好就有人能让他知道那个谁在何处,不是有人特意为之又是什么,就算穿针引线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也足以让他在心下计算许多对策了。
既然知道可能是圈套,那还是不去了?
不!恰恰相反他必须去!
之所以动这一步,也证明他成功了,至少此时阎猎羽仍旧建立在怀疑他真实身份的前提下,如果他明知是圈套却不乖乖往下跳的话,那么阎猎羽必然更有把握,确定他就是那个人。
自那时,他所作的一切都会付诸东流,反倒是乖乖往下跳,会叫阎猎羽忌惮。
阎猎羽会想,这匹夫之行径,必不是安平烨。
安平烨是不会拿自己的命开这么愚蠢的一个玩笑的。
是,他安平烨都能凡事揣度怀疑猜测,他阎猎羽则更可能如此。
阊国不早朝,称告病,自然就会有动主意的人揣测阊国皇帝真实的去向。
紧接着阊国公主赴殇求和亲,这一步棋子更叫暗中的人揣测再三,虽说多数没人会联想到他阊国皇帝敢拿自己的性命自己的国家做赌注,混在人际中亲赴殇国,但普天之下善于谋略的人却多不甚数,阎猎羽不会不这么猜测过,即使这样的可能性非常之低,低到不可能。
也是清楚这些,安平烨才敢如此的明目张胆,他绝对不相信菊苑一事没有耳目相传到阎猎羽面前,如果这都传不到阎猎羽面前,那只能说明,阎猎羽这个皇帝名如虚设。
菊苑一事,他可谓是冒险非常,明是色胆包天,实际上他在下双面棋,一边是暗示海月云,一边是撤销阎猎羽的疑虑。
谋略向来都是双面刃,甚为危险,若不是知己知彼,一个不小心可能就是满盘皆输。
第一关他显然是过去了。
而在此时有人‘无意’透漏出海月云行踪时,又是一个高危的棋步。
不过,他也庆幸自己亲临,才能更好掌握真正有用的信息,之前阎猎羽的弟弟阎少羽的事令他这盘棋更加丰富起来。
若不是亲自来了一趟,他是不知道还有这么一步甚为有用的棋子存在。
是的,虽说是看似平常,实际上从他入宫起,就在与阎猎羽下这盘成王败寇的棋局。
论国力,两国不相上下,论智谋他自认为更甚阎猎羽一筹,但论将,却是他的短处了,若能因此而拔掉阎少羽这可眼中钉,他何愁阊国不一统天下?
但去。
这又得有自己的理论了。
去是得去,但得看怎么去。
一个处理的不当,那么就会成为阎猎羽手刃登徒子的笑柄。
一个处理不当,就会成为阎猎羽仍旧心存怀疑,在他们回国途中加人暗杀。
可若不是阎猎羽设下的套,之前也说,有这个可能,但也有可能是别的呢?
例如她亡国公主其实明了了暗示,再借意见面相谈呢?
并不是说没有这样的可能,但如果是这样,反倒叫安平烨为难了。
如果是这样只能说明她这亡国公主心无谋略,这样的女人未免太愚蠢,只说她已被灭国无有势力,故在这异国土地之中有一两个心腹那更为天方夜谭,而此间暗示是由几个不起眼的宫女无意间流出,那她应该想到这么明晃晃的暗示会引发宫中眼线抓到把柄,不谈日后能否立足,就连性命怕也不再。
所以,最大的可能,这样的暗示是由阎猎羽发出。
他安平烨有的是耐心,想要明撤暗渡,有的,必须得是耐心跟谨慎。
时间静静溜走。
安平烨真不是一般人,在‘巧意’安排的剧情中大咧咧的打起了太极,一点不少一点不多的力道,真是把握的再恰好不过,最终与隔宫相望叹气终归的识趣画上了尾声。
一点招不来令阎猎羽多一分杀意的可能。
回后,也未归席,只取了酒坛在菊苑择了个清雅之地,举杯邀明月。
回禀时,阎猎羽不屑与鼻,唯特别是探子禀转太监口中道出他阊国使者又吟了什么有关仙子下凡尘的诗来,阎猎羽是觉又气又可笑,终是骂了一句:“有色没胆的东西。”
至于安平若云,只憋足了郁闷,回了宴席喝酒。
倒叫这皮笑肉不笑的皇帝阎猎羽好生安慰了几番,顺了她的心气,还天真以为这阎猎羽很是看好她这个弟媳妇。
甚为感叹,同是一个母亲生,一个母亲养,兄与妹之间心计却察觉千万里。
多是怨这公主被疼,被宠得坏了,不懂得人心险恶罢了。
再说海月云。
海月云醉了。
在宫女的搀扶下乘上鸾车,还没到宫门,她便下来了,似是不愿意归安云宫,想要去逛逛,执意不予跟随,许是发了酒疯,当即险些杀了人,下得宫女太监们再也不敢违背命令跟上。
只得任由她走远。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